第(3/3)页 户部尚书海渊沉吟一番,脑海中模拟推演了一番,也有些不太确定地说道:“或许秘密在两国货币的兑换比例上?” 接着就把自己的见解说了一番,比如说最理想的状态下,两国货币都是1:1的兑换比例,这时候两种货币可以视为同一种货币,因为兑换比例一样,能买到的东西也是一样的。 如果此时你的宝钞变毛了,即原本1文钱就能买得到1个西瓜,如今要2文钱才能买得到。 同时我的宝钞没变毛,1文钱还是能买1个西瓜,那相应的,两国的货币兑换比例应该对应变动才行。 海渊说到这里,比划着双手说道:“毕竟我的1文钱在我这里还可以买1个西瓜,拿去兑换成你的1文钱就只能买半只西瓜了,我为了不吃亏势必不肯以这样的比例兑换成你的钱,你为了占便宜想要以这种比例兑换我的钱我肯定也不肯,所以此时1:1的兑换比例很显然是不合适的。” 朱元璋和刘基等人的眼神都亮了起来,虽然也是第一次听闻这种观点,但他们知道,海渊说的这个兑换比例的观点应该是正确的。 “那后世各个国家发行纸币的理论依据是什么?如果朝廷不加以节制,大肆印钞又当如何?” 海渊想了想,跳过了第一个问题,“大肆印钞的情况下,很显然就是钱变毛了,对应的兑换比例要变动才行。” 朱元璋无奈,他是抱着侥幸的心理问了一下,但无论再问多少次,得到的结果肯定是同样的,就算改口,但天下的百姓会用脚做出选择。 一众武将感觉脑子好痒,同样的宝钞,同样的1文钱为什么买不到1个西瓜了? 那我的1文钱不是亏了?亏哪去了? 海渊看了看一众武将清澈又愚蠢的眼神,张了张嘴没说话。 其实大肆印钞要从各方视角来看,其利益增损是不一样的,总之天下不会凭空掉馅饼,真以为世上有那么好的事啊,拿一张废纸就能换1个西瓜? 在场的文武重臣,自然经历过至正宝钞的时代,朝廷大肆印钞,以至于大家都不愿意收宝钞,改为银子和铜板交易。 朝廷也下令禁止,但很明显是不管用的。 经历归经历,但没有人以通俗的话语阐述基本的观点,所以众人也只是知道一点,对于超出自己经历外的则是抓瞎了。 “这纸币发行的理论依据又是什么呢?”朱元璋陷入了沉吟,然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:“咦不对,为什么铜币不会贬值呢?” “还有金、银。” 户部众人一听,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。 其他的人经这么一说又重新思考起来,但没有相应的方向,一时半会是想不明白的了。 和兴茶食店。 众人除了大骂这倭国无耻外,对这什么“果汁茶”充满了兴趣,这算是后世发明的新的饮料? 不少人都恨不得现在就回去试试。 万掌柜听着天幕的话语,对这种跨这么远的大海去开店的行为充满了好奇,这种经历是他没想过的,也因此难以想象。 这生意做得可真大,跨国开店的话,如何管理? 还是这A股上市又是什么? 还有什么直播间,直接400倍的销量,简直天降横财,万掌柜都馋哭了,其他都是虚的,只有销量才是真的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